目录

《三体》读书笔记

读书感悟

1 引言

最近看完了刘慈欣老师的《三体》,零零总总花了四十几个小时,前前后后大半个月时间,直到今天看完还一直沉浸中三体的世界里,除了震撼还是震撼。我很少看科幻题材的书和电影,主要是感觉太脱离实际了,想象力太天马行空,完全跟不上剧情节奏,但三体我是真的深深爱上了,虽然是长篇科幻小说,但整个故事情节是在现实基础上展开的构思,剧情也没完全脱离现实,对人物的塑造以及人性的剖析让整本书看起来又不像仅仅是一本科幻类书籍。总之,绝对是值得一读的一本书,无论你是否是一名科幻迷。

2 《三体》及刘慈欣老师

《三体》总共是三部: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剧情可以简单概括为地球文明和地外太空的三体文明间的争夺以及宇宙的终极毁灭的故事,其中穿插着红岸基地向外太空广播信息、三体人回复、三体人派舰队攻占地球、危机纪元的面壁者计划、水滴对太空战舰的降维打击、逻辑的黑暗森林法则、执剑者计划、三体文明坐标的暴露、地球掩体计划、太阳系的覆灭以及逃出太阳系的地球文明的延续。整个故事情节一气呵成,看的直呼过瘾。

在这不得不提刘慈欣老师的非人般的想象力,刘慈欣老师创作《三体》时是山西阳泉市一家电厂担任计算机工程师,很难想象,在这么一个小城市,一家电厂的职员能有如此浩瀚宇宙的想象力,网上的一些段子说大刘是摸鱼鼻祖,哈哈哈,确实是的啊,在上班期间创作这么优秀的作品确实是把摸鱼做到了极致,大刘的《三体》也是开创了中国科幻作品的先河,让中国的科幻在世界的舞台上有一席之地。有一个小故事,当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看完《三体》的前两部后感觉意犹未尽,催促大刘赶紧出第三部,有点催更的感觉,也能看出《三体》的超强吸引力。

3 《三体》之外的故事 – 人类探索外太空的一些历史

之前我一直都有一个困扰,为啥一些发达国家包括中国要大力发展航空航天,比如时不时一些探月计划、火星计划、卫星火箭的发射等。这些都是非常劳命伤财的,用这些钱去建设小康社会不好吗?毕竟还有很多地方还没脱贫,或者去建设保护我们自己的居住环境-地球不好吗?读者在这也可以给自己1分钟时间考虑下。

先来说说人类和火星的一些事吧。太阳系9大行星(2006年后去掉冥王星后是8大行星)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了,人类一直对这位邻居很感兴趣,早在60年代就开始用望远镜观测火星,1971年苏联火星3号登陆器成功在火星软着陆成为第一个抵达火星的探测器,随后美国的登陆器也登陆了火星,2021年5月15日,中国的祝融号也成功登陆了火星。

当然对火星的研究也是明明白白的,火星的体积大小是地球的1/6,重量为地球的1/10,表面环境是9大行星中最接近地球的,和地球一样有四季之分,温度也非常接近地球,而且还观察到火星表面常常会有大规模的沙尘暴发生,说明有流向空气存在,以二氧化碳为主。这些探测结果对人类的意义太重大了,包括人类迁移火星计划、火星开采等都有了无限可能,与所投入的金钱人力相比,回报价值真的是无穷的。看吧,我举了这个例子能回答之前我提的那个问题吧。当然这只是火星,往深点想,放眼整个银河系整个宇宙呢,万一还有其他的外星文明呢,其他的文明进化程度远高于我们呢,这些作为后话,再下一个章节慢慢说。

4 《三体》之外的故事 – 寻找地外文明

看了《三体》的小伙伴应该有印象吧,叶文洁在红岸基地通过太阳天线往浩渺宇宙发出了第一声呼喊,几年后收到了三体文明的回复: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当时我读到这里真的是被震撼到了,一直以来我只是在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工作生活朋友,再往大点,国家、地球环境啥的,但从来没有想过,除了地球文明外,在浩渺宇宙是否还有其他的文明呢,有另外一个文明类似于人类,进化程度或低或高于人类文明,他们也在一直寻找着其他文明。哇,想想就太刺激了。其实现实生活中,对外星文明的探索和寻找就一直在进行中。

  • SETI:Search For Extra 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这个项目最早是1960 年美国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发起的实验项目,通过射电望远镜去探测整个外天空。解释下射电望远镜,不是常规的光学望远镜通过观察的方式去探测,而是通过接收信号的方式。《三体》里的红岸基地,有一个监听基站接收外太空的信号,类似于那个,正常情况下是噪声,如果有接收到外太空规律信号,就能够捕捉下来进行解译分析,射电望远镜就是类似于这个。这个项目持续了很多年后很可惜没有什么收获,之后光听不行啊,得直接出门去找啊,所以后续又有了一些新的行动。

1972年美国就发射了无人行星探测器先驱者10号,这个探测器就往外太空自由飞行,当然还携带了一些人类的信息的金箔,现在貌似是飞出了冥王星,要等到回复也要等几百年了。


分割线,回到《三体》这本书,来谈谈书中印象比较深的一些情节。

5 黑暗森林法则

黑暗森林法则应该是贯穿整个《三体》的主线,第二部的书名就叫“黑暗森林”,也正是因为罗辑掌握了黑暗森林法则,所以成为三体人最忌惮的威胁,同时罗辑也通过黑暗森林法则延缓了地球的毁灭,可以说黑暗森林法则是宇宙间的生存法则。我来说说这个吧。

宇宙文明有两条公理:1)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2)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基于这两条定理可以推测演绎出整个宇宙社会的全貌。第一条很好理解,但第二条可能有人会说宇宙这么浩瀚广阔,物质都不缺啊。是的,宇宙很大,但生命更大,宇宙物质总量基本恒定,但生命是以指数增长的啊,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一百万年、一千万年后呢,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地球文明就可以挤满整个银河系。

再来列几个概念:

  • 文明中的善意和恶意,在宇宙文明中对善意和恶意加下限制,善意是指不主动攻击和消灭其他文明,恶意则相反。

  • 猜疑链。是指两个文明在形成交流后基于宇宙文明公理所建立的无穷无尽的猜疑。 不好理解是吧,可以这么理解,比如地球探测到了另一个外太空文明,地球是善意文明,但地球文明不知道对方是怎么想我的,即使知道了对方把我当成善意的,但不知道对方怎么想我怎么想你的,这种猜疑链会一直延伸,这种延伸是和所处的生态圈有关,在地球上,大家都属于同一个物种,所处的环境一样,这种猜疑链可能在三至三层就结束了,但在宇宙中,各自的文明完全是独立的,这种情况下,猜疑链会被无限放大。

  • 技术爆炸。这个应该也好理解,人类文明有五千年历史,地球生命史长达几十亿年,而现代技术也就三百年时间就发展起来了,你想想,三百年的技术变化就有这么大,地球是300年,你没有理由认为宇宙文明没有比地球快的,所以假如有一个文明知道了地球文明存在,即使比你弱下,但也不排除技术爆炸的可能,一下子就走到你的前头了。技术爆炸是无规律,在宇宙时间轴上瞬时的。

说了前面这些,再来理解黑暗森林法则就非常容易了: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猎人,不管是天使还是魔鬼,不管是娇嫩的婴儿还是步履蹒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还是天神般的男孩,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个也是对费米悖论的解释。

这个就是著名的黑暗森林法则,因为罗辑研究过宇宙社会学,深谙此法则,而更高文明的三体文明当然也深谙此法则。所以罗辑一直是三体人最忌惮的敌人,同时也通过暴露三体星位置坐标使整个三体文明在宇宙中消失。

6 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整个故事就是从地球人叶文洁和三体星1379号展开,而这两个星体上最普通的普通人竟然决定了两个文明的发展和灭亡。看到这一段我就从前面昏昏欲睡的剧情中突然一下子就觉醒了,第一部前面剧情看起来确实有点不知所云,但这里故事就推向高潮了,叶文洁向寂静宇宙的第一声问候被三体星上1379号监测员监听到,而这一生有可能改变三体星摇摇欲坠的文明环境。三体星由于是有三颗恒星,所以他们的纪元是没有规律的,恒纪元和乱纪元交替出现,而且没有时间规律,在三体星上的文明一直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随时要做好脱水的准备。由于特殊的生存环境,三体星是高度集权且没有感情,交流方式是直接思想的交流,没有语言的包装,所以三体星一直在监听探索宇宙中的其他文明,是否有更好的适合居住的环境。按照常理来说,地球的这一声问候是三体星的救命稻草,等候了几万年的一次机会,但1379号这么一位和平使者,这么一个善良的三体人尽然出自善意提醒,让地球文明不要回答,不要暴露自己的位置,这是何等的无私,何等的思想高度。

当叶文洁收到1379号介绍的三体星的糟糕生存状况后,叶文洁终于还是发了回复:到这里来吧,我将帮助你们获得这个世界,我的文明已无力解决自己的问题,需要你们的力量来介入。

多年后叶文洁成为了地球三体叛军的精神领袖,她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一个极端的理想主义者,自己的悲惨社会时代遭遇让她坚信只有更高文明才能拯救地球文明,但就是这么一个灾难的缔造者却让人恨不起来,我也感觉奇怪,在她生命的最后阶段,也是她把黑暗森林法则教给了罗辑。

7 你们是虫子!

哈哈哈,看到智子发给地球的只有这5个字的信息时太震撼了,虫子,多么的藐视。地球一直是偏于一偶,各种飞船探测器去探测外空文明,认为自己就是宇宙的主,但当知道了另一个外星文明的存在,并小有进展的截获了他们的动态和情报后,我想地球人内心还在想着他们的文明肯定是低于地球文明,等待地球文明去解救。收到这么一个来自于另一个生存状况如此恶劣的三体文明发来的嘲讽:你们是虫子!这是何等的藐视,那一瞬间,地球人的尊严和自信都被击碎了吧。

还是大史的一番话重拾了被浇灭的信心:人类一直在和蝗虫斗争,用了各种方法,用尽各种毒剂,用飞机喷洒,引进和培养它们的天敌,搜寻并毁灭它们的卵,用基因改造使它们绝育等,但在这场漫长的斗争伴随着整个人类文明,现在仍然胜负未定,虫子并没有被灭绝。虫子从来就没有被真正战胜过。

8 面壁计划

真的是佩服大刘的想象力,竟然想出了面壁计划这么个情节。针对智子对地球的监视以及三体人特殊的交流方式,面壁计划也就应运而生,面壁计划的四位面壁人针对三体星的策略也让我脑洞大开。第一位泰勒想的是用太空敢死队,用球星闪电把地球军打造成幽灵部队,这样这一只不死的幽灵部队就可以去对抗三体军了。哈哈哈,感觉这一段很美国,用强去碰强。第二位是雷迪亚滋,是计划在水星背后部上数量惊人的核武器,用此来作为要挟和三体军谈判,如果执意攻击地球就同归于尽。第三位是希恩斯,思想钢印,这东西真的是强,利用思想钢印来加固地球军必胜的信心,能有效的抵制逃生派和悲观主义者,这个脑洞太大了。第四位是罗辑了,罗辑前期并没有采取任何手段,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被选中当面壁者,不过最终就是他的面壁计划是最有效的,也就是黑暗森林法则。

当然随着而来的,就有一句口头禅:我是你的破壁者。

9 没关系,都一样的

章北海是全剧中除罗辑之外我最喜欢的角色,当然章北海和维德是一类人,有着超前的预判及坚定的信念,而且为了信念能不择手段,坚信自己的判断。

在看书的时候,我也经常把自己代入到三体的世界里,我在想如果我在那种地球大灾难的时候我会怎么想,整个地球有多少人能保持理性及坚定的信念,并能准确的预测到未来。我的脑海中时常浮现章北海孤傲、冷峻的背影,虽然他只是一名军人,并没有手握实权去改变什么,但他坚定自己的信念,并为自己的信念去奋斗乃至牺牲自己。在初期,他伪装成坚定的地球军必胜的乐观主义者,和逃亡主义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坚定的胜利主义者。后期他被冬眠运往参加最后的末日之战,当在化学火箭和核动力火箭间取舍时,毅然干掉了化学火箭的专家,使对后续生产核动力火箭成为可能,最后在被选为舰长带领自然选择号逃离地球,就像一头狼带领一群羊。终于,黑暗战役中,自然选择号被击毁,章北海终于解脱了,他终于可以做自己了,他是逃亡主义者,但没关系,都一样的。

章北海完成了他自己的使命,他就是孤单英雄!

10 我对三体世界说话

当罗辑站在地球命运的十字路口时,要正面硬刚三体文明说出:我对三体世界说话。我的情绪达到了顶点,此刻只想说,罗辑是地球上唯一的男人,也是全剧中我最崇拜最喜欢的角色。

罗辑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主角人设,他从来没有把自己标榜为超级英雄,也没有那种正义凛然富有号召力的形象,恰恰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成为面壁者前,他放荡不羁,他恃才傲物,不仅精通物理学,还熟知社会学、文学,研究宇宙社会学也是因为冷门对以后找工作有利,在肩负地球使命前,他就是一个小人物,及时行乐不拘小节的小人物。当小人物被历史选中肩负拯救地球的使命时,有多少人能保持初心或承受压力?罗辑被选中为面壁者时,第一反应是坚决的放弃这个使命和特权,当知道无法放弃这个身份后他非常的鸡贼,利用特权过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地球的未来与我何干?还有四个世纪时间,享受当前不好吗?哈哈哈,真的是太真实了,生活有很多中活法,而把握当前显然是最好的活法。后面他真正发力去找解决方法也是为了自己的爱人和孩子,哇,这就是真实,多么的贴近我们,说实话作为一个老百姓最大事不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吗?国家、地球的命运与我何干?这不就是人生的大智慧吗?看到这里真的很感动,我们很多人每天努力工作,努力加班,每天被工作压的喘不过气来,还得要和别人比较,拼命买房换房,晒朋友圈博取那一点虚荣心,透支着自己的家庭时间去拼一些镜花水月,最后其实是和自己的初心背道而驰了。

罗辑活的太真实了,有点像大刘的真实写照。之前看大刘的采访,谈论他对名声、人气以及文学的看法,他也非常实诚的表达就是多卖点书、多挣点钱,太真实了。不过罗辑的强大还远远不止这些,当他从拯救人类的英雄变成受所有人排挤时,他还是用自己的最后力量去拯救人类,我要和三体世界对话。

到后面他成为执剑者,一个人默默的面壁50年守卫着地球文明,再到后来的地球守墓者,啊,只想说:纵观人类历史,他的胜利无人能及。

诚然,罗辑和程心相比,他更加的真实,他能为自己而活,在需要他肩负责任时也能倾其所有,他就是一位充满智慧的智者,不卑不亢,坦然面对所有!

我何时能像罗辑一样,掌握人生的真谛,智慧的过完自己的一生。

11 前进!前进!不择手段的前进!

维德和章北海是一类人,有坚定的目标,坚定的信念。有的时候是需要有这种精神,特别是在迷茫没有方向的时候,在为未来无病呻吟的时候就需要这种精神,前进、前进、不择手段的前进。没有什么好怕的,勇敢的往前冲就行了,人的很多恐惧是自己强加的,战胜恐惧的唯一方法就是去面对它,当面对它了,你就不怕了。所以像维德和章北海,在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会拿来激励自己,没有什么好怕的,干就完了。

12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有两个故事:

有一个神枪手在练习打靶,每隔10cm 就打了一个洞,设想下这个靶子上生活着一种二维智能生物,他们中的科学家在对自己的宇宙观察后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定律:每隔10cm 就必然有一个洞,他们把这个神枪手的随意行为当作自己文明的铁律。

一个农场里有一群火鸡,农场主每天早上10点钟会准时给他们喂食,火鸡中的一名科学家观察这个现象一年都没有变过,于是它也发现了自己宇宙中的铁律:每天早上10点就有食物降临。它在感恩节向大家宣布了这个定律,但这天早上10点食物没有降临,农场主进来把它们都捉去杀了。

这两个有趣的故事也可以类比到地球文明身上,我们以为自己是整个宇宙的中心,我们是最高等的文明,但有没想过可能地球文明也是偶然的一个洞,在更高等文明面前我们就是任人宰割的一只火鸡。

《三体》中有很多情节描写了人类的傲慢,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经历大低谷后人类工业进入了新的高度,太空技术蓬勃发展,太空舰队严正以待等待三体舰队的到来,而且坚信能不费吹灰之力歼灭三体舰队。看到这一段时我以为所有的地球人类都打了思想钢印,就是那种坚信人类必胜的钢印,实际上是没有。这种傲慢也是人类的劣根性,是好了伤疤忘了痛,毕竟地球文明自人类以来还是比较太平,没有非常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在这种温床中难免会忘乎所以。当三体的水滴以不费吹灰之力消灭了人类的太空战舰时,所有人都崩溃了,那种绝望的崩溃。还有三体水滴威胁地球,罗辑用黑暗森林威慑三体军,是地球获得了短暂的和平,人类又沉浸在傲慢之中,觉得依靠这个可以永远和三体文明和平共处,这又是典型的好了伤疤忘了痛,三体星没有放弃任何的机会去侵占在他们眼中的地球天堂,努力的学习地球的文明,地球的文化,补充自己文明的劣势等等,最后果然还是找到了机会,一击即溃了地球军。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障碍,傲慢才是!弱小我可以慢慢强大,无知我可以学习知识,但如果仗着觉得自己是宇宙的王,去主动暴露自己,这是对宇宙文明的傲慢,这种傲慢也是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13 请求一块二向箔,清理用

震撼! 我们苦心经营引以为傲的地球文明在更高文明面前就是一只蚂蚁,一块二向箔就能把整个太阳系清理干净!

就像炎热的夏天,你在你家的后院发现了一群蚂蚁,然后为了驱赶这群蚂蚁,你回到家里拿出一盆热水泼向这群蚂蚁,对于这群蚂蚁来说,在它们的文明里就是遇到了灭顶之灾,它们苦心经营的家园被外来神秘力量摧毁,而它们耗费一生也找不到对抗这神秘力量的方法。但对于你来说,蚂蚁太渺小了,你能轻而易举左右它们的命运,这就是降维打击吧。

让我佩服的是刘慈欣老师强大的想象力,最后击败人类的并不是黑暗森林法则,而是高维度的打击。黑暗森林法则是适用于相同维度间,在更高维度是不适用的,因为低纬度根本是无法威胁到高维度,所以高维度打击低维度就直接降维了。

14 极权只需五分钟

太空是一面放大镜,可以瞬间把人类的阴暗面放到最大,当人类真正流落太空时,极权只需五分钟。

社会给予人的身份太重要了,我们在社会上生存,有自己的国家、身份等,但如果哪一天你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你也没有人身份,而像你这样的人还有一大群,你会怎么想?比如在外太空呢,你永远也回不到地球了,你会怎么想?其实这个时候你就是外太空文明了,你就不属于地球人了,你可以在你的文明里做任何事,包括创建自己的法律、制度、文化,而这个时候人类的本性也就最大程度的暴露,极权也就在5分钟内形成了。

15 我的一生,就是在攀登一道责任的阶梯

一直以来不知道怎么评价程心,很复杂,她的形象是如此的正面,如此的有责任感,很符合现在人类的道德规范,但就是这么一个如此道德感、责任感的人,一次次的把地球文明推向了万丈深渊。我其实不太理解刘慈欣老师设计程心这个角色的用意,可能是暗讽人类的这种道德包装并不有利于文明的进步?但如果现实中每个人都像三体人那样,不带任何感情的去交流,生存利益至上,那整个社会会更加黑暗吧。可能这种文明能促进文明的发展,但在这样的文明中生活,也是水深火热了。

在云天明的眼里,程心是他永远也无法接近的女神,他只是默默的去保护这位心中的女神,直到地球的毁灭。作为执剑者,仅仅1秒中,就被三体人攻破,知道她无法承担这份重任,结果也确实是无法承受。我看到这段时,也类比自己如果是执剑人,我是否有勇气去按下那颗按钮,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是这份压力很大,是关系到整个地球的生死存亡,人是有理性和感性的,如果光靠理性去做决定那就是机器了,这种理性、信念、决心也只有罗辑、维德、章北海能胜任了。

再到后来的光速飞船计划的终止,掐灭了人类的最后生存机会。但凡是冒险威胁到地球的存亡,程心就像一位母亲一样靠着这份责任去呵护自己的孩子,所以,永远她都是在完成她的责任。

16 把字刻在石头上

科技发展的越来越快,我们的存储介质能存储的信息也越来越大,但如何能永远的保留下来呢?光盘、硬盘所有的存储介质都有存储周期,在人类历史,这个存储周期足够了,但如果放眼整个宇宙呢?人类的这段历史就太短了,终极之法还是回归到本质,用石头去保留,回到最原始的方法,去雕刻,去记录。

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性和多样性,我们的通信速度越来越快,一条微信一个电话就能把信息传给地球的另一端,每天刷着手机看着视频就能掌握到世界发生的所有事情,出门开车地图导航带我们去任何地方,智能手环记录呵护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这些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便利和快乐的同时,也在消磨着我们的意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真的因为信息传递加快而缩短了吗?每天刷着视频看着新闻真的让我们感到快乐了吗?世界因为科技的发展而没有战火了吗?我们的身体也更加健康了吗?并没有,我时常回想起小时候,那时候科技发展的不快但我是真的快乐,能在清澈的小河里洗澡摸鱼,能和小伙伴在乡间的飞奔嬉戏,能时刻陪伴在父母身边。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我们的精神压力也大了,回归到本源或许能带给我们最质朴的快乐。

17 尾记

这几天一直都沉浸在三体中,搜相关的视频、知乎的问答关于三体的,感觉这就是一本好书的魅力吧。看完这本书后思想也变得更加深邃和广阔了,人类从发现人类化石推算也就500万年,而文明史也就8千年,但相对于这个宇宙时间长河就太渺小了,当前的这些喜怒哀乐算得了什么呢,人类的出现本来就是偶然,而你的出现也更加是偶然,你的生命也就最多100年,有什么好可怕的呢? 对待生活不妨大胆一点,对待每一天也不妨更加的热情一点,因为你也不知道是否一个二向箔我们就都在“画”里了。

附三体的经典语录: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248329/